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學習領導新風格





任何一個組織都是由許多不同人格特質的個人所組成的;而成功領導者的工作,就是讓不同人格特質的個人都能夠盡其所能的運用自己的優點,發揮團隊合作的綜效。

 

我認為管理學的發展有三個重要的階段一是行政 (administration)一種控制的管理思維,以法規為主要的管理工具。二是管理 (management)一種開始重視人性面的管理思維,以溝通協調為主要角色的管理工具。三是領導 (leadership)一種開始重視組織發展願景與策略的領導思維,以指引、主動、教導與鼓勵為主要角色的管理概念。

 


  一般而言,失敗的主管拘泥於行政、管理,主要透過權力來帶領組織也就是傳統的領導方式;成功的主管則昇華為領導,主要透過影響力來帶領追隨者而且是具前瞻思維的領導作風。對於部屬而言,行政、管理意味著強制、被動,和脅迫,伴隨而來的往往是消極的抵制無奈的順從;領導則代表了魅力、高度、氣度和廣度,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追隨者積極的追隨與真心的順服。

 

  在過去進入二十世紀初期時,我們所面對的是工業時代,一個穩定的環境,一個強調控制、競爭關係、只重視事情的處理、重視一致性的時代所以行政、管理可以對這樣的組織模式產生不錯的效果。但在二十一世紀後,我們所面對的卻是一個資訊時代,一個快速變化的環境,一個強調授權、合作關係、開始重視人際關係、重視異質性的時代唯有領導才可以突破重圍,帶領組織保有競爭優勢。但在此一科技高度發展、資訊爆炸的新世紀中,組織將面臨一個全新的經營環境,組織領導者面對此一新環境,應有全新的思維與領導方式,方能適應環境挑戰,讓組織維持最佳競爭優勢。

 

  要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必須要能深謀遠慮,預見願景(vision)。要預見未來,需要有全新的心態、視野和資訊,及不斷學習的精神,特別要具有新時代的領導風格。

 

因此,一個好的領導者應認知到組織與人永遠在變動與不平衡的環境中成長,要能體認到環境的變動與不確定性、重視彈性。領導者還要能重視 「整體」(whole),而非獨立的片面(part),更應能去除組織與部門的界限,允許組織內任何新的互動模式與關係。除此之外,領導者更應具備明確的願景,並能陳述願景的價值,照顧並支持部屬,願意與部屬分享資訊,且不受法規的羈絆。新世紀的領導者需要有新的思維,新世紀的領導者應能掌握環境的變化,重視人與關係、重視彈性、不受法規羈絆,方能創造優勢。

 

  在多變的組織環境與追隨者的多元特質下著名的組織社會學家李普曼(Jean Lipman-Blumen)曾在其1996年的著作《整合的優勢》(The Connective Edge: Leading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中,提出了整合型領導(connective leadership)的概念。她強調整合型領導者不是只採用自己過去慣用的一種領導風格,而是能夠綜合多種領導風格,並知道如何因時因地制宜,採取不同的策略。這些策略也讓領導者可以把領導重擔分攤出去,把其他的領導者和被領導者都納入決策過程。

 

  當然,除了具備新時代領導風格外,領導者更應體認到:

1.       對「領導人」唯一的定義,即是有追隨者(followers)。若沒有追隨者,他們不可能成為領導人。

2.       一位真正的領導人並不是指一位受愛戴或是受仰慕的人,他應該是引導追隨者做正確的事。受歡迎並不算具有領導才能,領導才能應以所領導完成的事的成果來判定。所以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 好的領導者會帶領部屬去他們應該去但他們不見得想去的地方普通的領導者會帶領部屬他們想去而且是他們喜歡去的地方。

3.       領導人物常是聚光燈下的焦點,因此,他們也在樹立典範。所以以身作則誠實正直很重要。

4.     領導並非指階級、特權、頭銜或金錢,它應該是責任、承擔與服務。

 

  一個成功的領導人必須了解到他不只是在管理不同的人,更要激發不同的人,使他們都能發揮最大的潛能。領導者也必須了解未來組織與環境的變遷趨勢,並不斷地檢視自己在這逐漸演變的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亦即透過不斷的學習過程,面對挑戰、吸收新知,如此能成為一個成功的未來領導者。

 

(李弘暉,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博士元智大學管理學院領導暨人力資源學程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